现代意义上的无机玻璃通常是指钠钙硅玻璃,即以“氧化钠 — 氧化钙 — 二氧化硅”为主要成分的玻璃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玻璃”。
尽管现代玻璃产品最早盛行于意大利,后来遍及欧洲。然而,有传说:现代玻璃是由三千多年前的腓尼基人发明的,请【点击】链接观看来自CCTV的相关视频片段。
在中国,清朝之前的我国历史文献中,没有玻璃这个名称。历史学家将此类材料归类于琉璃类材料。当然,古代的琉璃与当今常用的钠钙硅玻璃在成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关于琉璃类材料,中国不同朝代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,例如,战国时期的称谓有哆琳、璆琳、陆离;秦汉时期的称谓有流离、璧流离、隋珠、铸玉、五色之玉;魏晋与南北朝时期的称谓有琉璃、瑙璃、水精、夜光璧;隋唐时期的称谓有硝子、琉璃、璢璃、水晶、五色玉、玉泉;五代时期的称谓有璧流离、流离;宋朝的称谓有:药玉、番琉璃、假玉、玻瓈;元朝的称谓有瓘玉、玻瓈;明朝的称谓有药玉、硝子、罐子玉、玻瓈;清朝的称谓有玻璃(官方)、料器(民间)。
这也就是说,到了清朝,汉语中才正式有了“玻璃”这个称谓,而且主要是指那些来自于国外的现代透明玻璃。
现在,让我们通过【点击】链接来享受一下来自CCTV的玻璃赞)。
这里,需要特别解释的是上述“硝子”这个称谓。
在中国历史上,硝子是指使用矿石烧制而成的假水晶。中国古人制作硝子作为仿制玉有很长的历史。明朝人曹昭所编著的《格古要论》中曾记载:“假水晶用药烧成者,色暗青,有气眼,或有黄青色者,亦有白者,洁白明莹,谓之硝子”。由此叙述便知,在硝子中常有气眼、气泡等缺陷,有时仅凭肉眼就能发现,在放大镜下更是原形毕露。
与玉器相比,尽管硝子也会给人“莹润”的感觉,但是,总会有“精光外露”之感受。硝子于莹润中浮有贼光闪烁,玉器行业中则称为不同的性:顶性、卧性、硬性、软性、斜性、鸡爪性等,也有的硝子因为不同的解理而被称为爆性、片性等;还有的硝子因为杂质而被称为干性、冻性和糠性。请注意:硝子的瑕并非都是绺裂所产生的,有些结晶集合体的结合部位也会显示有痕迹,而且是似断非断。在当今古玩界中,一般将上述由模具制成的硝子制品统称为:料器。
日本文化与朝韩文化深受古代汉文化的影响。在当今的日本、朝鲜、韩国,人们将中国人称之为的“玻璃”则叫作:硝子。
中国隋唐时期,日本的遣隋使与遣唐使返回日本时,将当时中国的琉璃类器物带至日本,并且将所携带之物称为“瑙瑞·琉璃”。例如,在日本的正仓院现存的当时遗物中,就有:日琉璃瓶、组瑙瑞壶、琉璃鱼形、琉璃杂色玉与杂色琉璃缺玉等。从此类文物的记载中,便可窥见概略:在当时的日语中,瑙瑞、琉璃这两个词是混用的,它们所表达的是同一概念。
中国古代琉璃制造技术于公元3世纪左右流传至日本后,日本民间将其产品称为:硝子。硝子的制作工艺也被日本的手作匠人悉心保留延传至今。日本的硝子通常是通过提取植物灰中的碳酸钾与砂石中的二氧化硅,再经过熔解后形成的,多为无色透明,亦是无固定形态。硝子的制作方法中分“热加工”与“冷加工”这两大工艺。热加工是将原料高温加热,在硝子熔化为柔软状态下进行制作,尤其是以吹制硝子最为典型;冷加工是在冷却为固态后再进行加工的工艺,切割加工就是冷加工常用技法,日本传统工艺的切子就属于冷加工,亦相当著名。在日本,硝子制品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,从工艺美术品至现代玻璃制品均有所涉及,较为知名的有:松德硝子、北一硝子、木村硝子、三保谷硝子、广田硝子等,它们都很受众人的喜爱。每个硝子制品的诞生,都要经过烧制、熔化、吹制、切割、打磨等繁复的工艺过程。所以,若想得到一个剔透莹润、细腻平实的硝子制品,这着实是考验着匠人的手工水平。
请注意:在现代日语中,硝子(ぁきとも,日语罗马字:Akitomo)通常是指“日用玻璃”(日本人称为:硝子製品);“平板玻璃”在日语中则叫作:ガフス(来自于英语单词Glass)。另外,现代的玻璃杯在日语中也叫作:ガフス(日语罗马字:Garasu)。
现在,日本的旭硝子株式会社(Asahi Glass Company,缩写AGC)与板硝子株式会社(Nippon Sheet Glass Co. Ltd.)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玻璃企业。
注 (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日语中的硝子):日语与汉语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,但是也有一些不同,例如,以下实例(请注意:以下内容是基于化学与字意,而不是来自某些资料,即这纯属本教材主编个人观点,不强迫读者接受这个说法)。
日语中的“硝”对应着汉语中的“氧”,因此,日语中的“硝化物”对应着汉语中的“氧化物”。在汉语中,就“子”字而言,如果指人,是表示倍受尊重的人;如果指物,则表示产品。因此,日语中的“硝子”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“由氧化物构成的材料产品”。